拜耳醫藥保健制藥公司和Onyx制藥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19日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多吉美(索拉非尼)片劑的新適應癥申請,即用于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細胞癌(HCC)患者。多吉美是一種口服抗腫瘤藥物,是首個被批準用于系統性肝癌治療的藥物,并且是唯一經證實能顯著延長肝癌患者總體生存時間的藥物。2005年,多吉美成為了近十余年間首個用于晚期腎癌治療的新型藥物,目前,多吉美已在60多個國家獲得批準用于治療晚期腎癌。2007年10月29日歐洲委員會批準多吉美用于治療肝細胞癌。
“兩年內,多吉美做為新型激酶抑制劑2次通過FDA的優先審查而獲得行銷批準,這使之前治療選擇有限的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Arthur Higgins說,“這一里程碑事件很可能確立多吉美在標準化肝癌系統性治療地位,并且對于深受肝癌折磨的患者而言,是改善其治療結果的轉折點。”
“肝癌是一種死亡例數不斷攀升的癌癥”,Onyx制藥有限公司主席、總裁及首席執行官Hollings C.Renton說,“多吉美第2個適應癥的獲批表明我們在致力于該新型藥物的臨床開發,以解決當前癌癥治療的難題。我們非常感謝使該重要研究成為可能的患者、家庭以及研究人員。”
HCC是肝癌最常見的類型,大約占成人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的90%1,2。肝癌是全球第6位常見腫瘤,并且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第3大原因3。全球每年確診的肝癌例數超過600,0003(其中美國大約19,000例4,歐洲54,000例5,中國、韓國和日本390,000例6),并且其發病率不斷攀升7。2002年,大約600,000例患者死于肝癌,其中美國13,000例、歐洲57,000例5、中國、韓國和日本大約360,000例6。目前,美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11%8。
“美國肝臟基金會(ALF)一直積極接受能有效治療肝病患者的新型治療。全球的研究者,包括那些獲得ALF支助的研究者已對肝癌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美國肝臟基金會董事會主席James L.Boyer博士說,“該新型藥物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種寶貴的治療選擇,并且使得ALF能夠通過我們的教育和宣傳努力,進一步推動肝病的治療。”
Ⅲ期臨床研究資料總結
FDA的許可是基于國際性、隨機、安慰劑對照的索拉非尼治療HCC的Ⅲ期試驗(SHARP)的陽性結果,該試驗表明,與安慰劑相比,多吉美能延長HCC患者44%的總體生存時間(HR=0.69;p=0.0006)。在該研究中,多吉美組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為10.7個月,而安慰劑組為7.9個月。在多吉美和安慰劑組之間,未發現存在嚴重不良事件失衡的情況,多吉美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腹瀉和手-足皮膚反應。根據上述資料,2007年10月29日歐洲委員會授予多吉美用于治療肝細胞癌的行銷許可。
多吉美的多重作用機制
多吉美以腫瘤細胞和腫瘤血管為作用靶點。臨床前研究結果已證實多吉美能作用于兩類激酶,這兩類激酶參與了細胞增殖(生長)和血管形成(血供)—腫瘤的生長兩個重要過程。上述激酶包括Raf激酶、VEGFR-1、VEGFR-2、VEGFR-3、PDGFR-B、KIT、FLT-3 以及RET。臨床前模型也證實了Raf/MEK/ERK在HCC中的作用;因此,通過阻斷Raf-1信號傳導可能為HCC治療提供幫助。
美國患者服用多吉美的重要安全參考
根據當前批準的藥品說明書,如果用于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在治療早期可能出現高血壓,因此在治療的前6周內應該監測血壓,并在必要時給予治療。有報道稱,多吉美組的致死性出血(包括任何部位)的發生率為2.4%,而安慰劑組為4%。多吉美組治療相關性心肌缺血/梗死的發生率為2.7%,而安慰劑組為1.3%。對于無法手術切除的HCC患者,多吉美組中最常見不良事件為腹瀉、疲乏、體重降低、食欲減退、惡心和手-足皮膚反應。多吉美組的3/4級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45%,而安慰劑組為32%。建議育齡期婦女避免妊娠并且停止哺乳。如果發生嚴重或持續性副反應,應考慮暫停治療、調整劑量或永久性停用該藥物。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patitis B.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disease/hepatitis/whocdscsrlyo20022/en/.
Accessed April 10, 2007
2.Penn State Milton S. Hershey Medical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 Malignant Hepatoma.
Available at: http://www.hmc.psu.edu/healthinfo/m/malignanthepatoma.htm. Accessed April10, 2007.
3.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Cancer Research. GLOBOCAN 2002. Available at: http://www-dep.iarc.fr.Accessed April 23, 2007.
4.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7;57:43-66.
5.The reported mortality of HCC in Europe is high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HCC in Europe. This is due to the
overestimation of mortality by occasional counting of metastatic cancers that have spread to the liver, and
underestimation of incidence as a result of a lack of technology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HCC. Sour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6.Ferlay J, et al., GLOBOCAN 2002.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ARC CancerBase No.5, Version
2.0. IARCPress, Lyon, 2004. Available at: http://www-dep.iarc.fr. Accessed April 10, 2007.
7.Ries LAG, Melbert D, Krapcho M, Mariotto A, Miller BA, Feuer EJ, Clegg L, Horner MJ, Howlader N, Eisner MP, Reichman M,
Edwards BK (eds).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5-2004,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Bethesda, MD,
http://seer.cancer.gov/csr/1975_2004/, based on November 2006 SEER data submission, posted to the SEER web site, 2007.
8.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07. Atlanta: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7.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