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專業醫護內部討論使用,不代表醫生當面診斷。欲獲得香港正牌藥劑師協助,請掃描本站微信公眾號,謝謝!
目前已應用于臨床的抗HBV核甘(酸)類似物藥物有5種,其中在我國已上市的有4種: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唯一一個還未在我國上市的就是“替諾福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它剛剛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有望在三年后惠及國內的乙肝患者。該藥已獲美國、歐盟、土耳其、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批淮,用于治療乙肝。
與阿德福韋酯結構相似,但腎毒性較小。 TDF屬于新型核甘酸類逆轉錄酶抑製劑,通過乾擾乙肝病毒DNA聚合酶的功能,抑制乙肝病毒複製,降低血清及肝組織內的病毒載量。
在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中,TDF或ADV治療HBeAg陽性患者HBVDNA<400 拷貝/mL者分別為76%和13%,ALT復常率分別為68%和54%;對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48週時HBVDNA<400 拷貝/mL者分別為93%和63%;該研究顯示抑制HBV的作用優于ADV,未發現與替諾福韋酯有關的耐藥突變。持續應用替諾福韋酯治療3年時,72%的HBeAg陽性患者和87% HBeAg陰性患者血清HBVDNA<400 拷貝/mL,亦未發現耐藥變異。
下面從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臨床應用等方面來介紹一下該藥:
▲藥理作用
本品是一種核甘酸類逆轉錄酶抑製劑,以與核甘類逆轉錄酶抑製劑類似的方法抑制逆轉錄酶,從而具有潛在的抗HIV-1的活性。本品的活性成分替諾福韋雙磷酸鹽可通過直接競爭性地與天然脫氧核糖底物相結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過插入DNA中終止DNA鏈。在體外,本品可有效對抗多種病毒,包括那些對核甘類逆轉錄酶抑製劑耐藥的毒株。在體外,本品對野生型HIV-1的IC50為1.6微摩爾,對HIV-2為4.9微摩爾,對HBV為1.1微摩爾。
▲藥代動力學
替諾福韋幾乎不經胃腸道吸收,因此進行酯化、成鹽,成為替諾福韋酯富馬鹽酸。替諾福韋酯具有水溶性,可被迅速吸收并降解成活性物質替諾福韋,替諾福韋然后被轉變為活性代謝產物替諾福韋雙磷酸鹽。給藥后1~2小時內替諾福韋達血藥峰值。本品與食物同服時生物利用度可增大約40%。替諾福韋雙磷酸鹽的胞內半衰期約為10小時,從而使之適用于1天給藥1次。由于本品和替諾福韋均不經cyp450酶系代謝。因此,由該酶引起的與其它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本品主要經腎小球過濾和主動小管轉運系統排泄,約70%~80%以原形經尿液排出體外。
▲臨床應用評價
多項安慰劑對照試驗驗證了本品與穩定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用的療效。
在一項有186例HIV-1感染者參與的研究中,病人接受安慰劑或本品3種劑量(75、150或300毫克)中的一種,聯合其它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用藥24~ 48週。 24週時血漿HIV-1RNA水平對數值的加權時間平均值較基礎值變化為安慰劑組增高0.02,而本品治療組減低0.58。且反應一直持續著,至48週時本品組較基礎值的變化為減低0.62。
在另一項550例病人參與的研究中,病人平均基礎血漿HIV-1RNA水平對數值為3.4拷貝/毫升,平均基礎CD4細胞計數為427/毫升。研究中病人接受安慰劑或本品245毫克,用藥24週。 24週時,前一指標安慰劑組和本品治療組分別下降0.03拷貝/毫升和0.61拷貝/毫升。 CD4細胞計數的加權時間平均值亦較基礎值有顯著變化,本品組上升13/毫升,而安慰劑組下降11/毫升。此外,在24週時,本品組45%的病人的病毒負荷低于可檢測閾,而安慰劑組為13%。
這些研究還顯示,對核甘類逆轉錄酶抑製劑敏感性下降的大部分毒株,對替諾福韋有響應。對替諾福韋敏感性下降或對核甘類逆轉錄酶抑製劑敏感性交叉下降的可能性較小。
一般而言,本品易于耐受。與核甘類逆轉錄酶抑製劑不同,本品不會引起骨丟失、外周神經病或胰腺炎。
▲不良反應
兩項研究中,本品組近1/3的病人出現不良反應,但這一發生率與對照組相似。本品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輕至中度的胃腸道不適(常見的有腹瀉、噁心、嘔吐和胃腸脹氣);代謝系統的低磷酸酶血癥(1%發生率)、血清磷酸鹽輕至中度下降(研究中24週時本品組為12%,對照組為7%,58週時本品組為15%)。有發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險。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