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癌癥協會調查得到:1989 年至 2015 年以來,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近 40%,挽救了 32.26 萬條生命。長期降低的乳腺癌死亡率歸功于治療技術上的改進,以及乳房 X 光對早期病變的檢測。
先進的治療方法包括更好的化療方案,該方法于 20 世紀 80 年代開發,自那以后進行了更多的改進,在手術后做化療能夠降低復發的風險;其他改善包括對他莫昔芬(Tamoxifen)的使用,這是一種于 20 世紀 70 年代末被批準的抗雌激素藥物;還有對赫賽汀(Herceptin)的使用,一種用于治療腫瘤中高于正常水平的“HER2”蛋白質的藥物。
現在,更復雜的方法將被用于治療從乳房擴散至其他地方的癌細胞。
然而,即便已經取得了這么多的成果,病例總數仍舊居高不下。乳腺癌不僅是美國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也是繼肺癌后的第二大致死癌癥。今年,預計將在美國診斷出約 252000 例乳腺癌,將有超過 40600 名女性死于該疾病。在美國,8 名女性中就有一名被診斷為乳腺癌,占總女性人口的 12.4%。
該研究還發現,2006 年至 2015 年期間,所有種族群體(包括非西班牙裔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亞太島民、拉美裔、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每個種族群體的死亡率有著很大的不同。
2015 年,被診斷為乳腺癌的黑人女性的死亡率比白人女性高出 39%;但比起 2011 年的 44% 已經有了不小的改善。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出現的種族歧視和差異,證實了黑人女性在排查和治療方面受益遠不及白人女性。報告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他莫昔芬是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藥物,而黑人女性不常患上這種乳腺癌,所以并沒有受益于該藥物的發展。
報告發現,2015 年內,美國 7 個州的白人和黑人女性的死亡率是一樣的。但癌癥組在分析這些統計數據時十分謹慎,他們認為,有些州的案例過少,所以不足以得出結論。然而,研究人員們仍舊相信,至少有三個州對種族差異問題做出了實際改善,包括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和馬薩諸塞州。
癌癥協會的乳腺癌和婦科癌癥監測研究主任,同時也是該研究的首席作者 Carol DeSantis 表示:“這意味著在隧道盡頭將出現光明。很多州都顯示出了能夠彌合這道種族鴻溝的能力。”
盡管如此,依舊殘存的種族鴻溝始終“是無法接受的”——田納西州日耳曼敦市西癌中心醫學腫瘤學家 Lee Schwartzberg 表示。他說,這道隔閡反映了人們尚未了解如社會、經濟和生物等方面的復雜因素,也包括保險和就業狀況。此外,報告指出,與白人女性相比,黑人女性被檢測出“三重陰性乳腺癌”的可能性高出兩倍,而這種癌癥通常會比普通的乳腺癌更難治愈。
因為大多數人不希望對工作產生影響,“我們的一些癌癥患者無法持續療程,如每天接受放射性治療,并持續 4~5 周”。Schwartzberg 說。
研究發現,“死亡率差值”——也就是黑人和白人女性的死亡率之差,在內華達州是 20%,而路易斯安那州則高達 66%。
同時,81% 的乳腺癌患者是 50 歲以上的女性,89%死于乳腺癌的女性都在這個年齡段;診斷為乳腺癌的患者的中位數年齡為 62 歲。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