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的數據表明全球近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癌癥所致, 在未來20年中還會新增70%的癌癥患者,但癌癥的治療卻舉步維艱。對于癌癥的治療究竟該何去何從?
癌癥的發生
癌癥是由體內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導致, 其特點是這些突變的細胞能夠快速大量增殖, 并通過生成血管網絡侵入臨近組織, 然后進一步發生轉移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建立病灶, 并繼續快速大量增殖, 從而破壞正常組織與器官, 造成機體臟器功能嚴重受損, 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國際抗癌聯盟根據腫瘤的發展程度將癌癥大致從0到4分為5期。
癌癥的分期
0期癌即原位癌, 是僅局限在上皮內的一種無規律的表皮增生。在1期癌以內, 癌細胞僅存在于發病的原始部位(即原發部位), 到2和3期癌癥開始在原發部位惡化, 到了4期癌細胞就已發生轉移, 從原發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體腔, 再通過這些管道進一步遷徙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繼續生長, 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 這時的癌癥就很難治療了。
哪些癌癥可以治愈
癌癥的種類有很多,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部分癌癥是可以治愈的。
例如, 兒童中70%的癌癥(主要是兒童白血病)都已經可以治愈, 成人中的部分皮膚癌、甲狀腺癌、喉癌、睪丸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白血病也已經可以治愈。還有早期發現的癌癥也有治愈的可能, 如75%的早期乳腺癌。
但并不是所有的癌癥都可以治愈的, 主要困難在于不同的癌癥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還應注意的是,癌癥患者會對目前的絕大部分療法逐漸產生抗性。當前對于癌癥患者來說, 由于隨時可能復發, 一般不說“治愈”而是說三年、五年、十年的存活率。
癌癥的當前療法
當前癌癥療法有手術療法、化療、放療、藥物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
1 手術
對于早期或較早期的實體腫瘤以及大部分皮膚癌來說, 通過手術將其切除效果明顯而且副作用最小, 是最佳方案。
2 化療
由于癌細胞大多一直處于快速分裂生長狀態, 所以化學療法是采用能夠抑制細胞分裂的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但采用這類藥物的同時機體內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正常組織也會受到傷害。
3 放療
放射線能夠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從而阻止細胞分裂或生長, 因此采用放射線照射能殺死癌細胞, 但同樣也會傷害正常細胞和組織。有一些甲狀腺癌和喉癌經過放療可以治愈。
4 藥物靶向療法
藥物靶向療法是使用阻止血管生長的藥物來切斷腫瘤營養供應或者使用針對癌細胞的不正常或失調蛋白質的小分子抑制劑來特異性抑制癌細胞生長, 效果顯著且副作用小, 但目前只對某些類型的癌癥有效, 而且耐藥基因的出現使得療效無法進一步提高。
5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近幾年很受熱議的抗癌療法。該療法主要是通過增強自身免疫系統識別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或者給予病人外來的免疫力量幫助殺傷腫瘤細胞。目前已研發出針對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s)以及其他靶點的抗體療法、免疫細胞療法和某些癌癥疫苗。
這一循環機制的免疫療法對于帶有常見突變的癌癥, 如肺癌和黑色素瘤特別有效, 尤其是惡性黑色素瘤曾經被認為是無藥可治的, 但現在通過這種方法已經可以達到十年的存活率。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