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專業醫護內部討論使用,不代表醫生當面診斷。欲獲得香港正牌藥劑師協助,請掃描本站微信公眾號,謝謝!
肺癌化療“有限周期”的做法已成“過時”。一種全新的治療理念和思路,將改變目前肺癌一線治療的模式。部分肺癌患者將由“組合拳”獲得更長的“無疾病進展期”,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并有機會接受下一步的治療。
肺癌患者一線化療病情緩解后,是否應該用病毒較低、特異性好的生物靶向藥物繼續“維持治療”,以爭取更好地控制腫瘤生長并提高生存質量?有關專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以傳統的治療思路,罹患肺癌的患者如選擇化療方案,通常囿于毒性大無法耐受,在進行了4-6個療程之后,就會不得已轉入“觀察等待期”。而事實上,在“觀望”的2-3個月內,其中很大部分患者的癥狀會出現急劇惡化,失去了繼續治療的可能。
肺癌患者化療后“維持治療”的最有力證據,是歐洲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公布的SATURN研究結果。有全球近160個中心參與的這一雙盲、隨機、前瞻性III期臨床研究,有889名鉑類一線化療后的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組。結果顯示,對比于“觀望”的對照組,在化療后再用生物靶向藥物特羅凱“維持治療”的,其疾病控制率提高了41%,腫瘤進展風險顯著降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延長了約1個月。
特羅凱等生物靶向藥物是通過抑制腫瘤表皮生長因子(EGFR)來切斷“養分管道”,從而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隨著對肺癌患者分期、分型的不斷細化與精準,最新的研究還證實,凡EGFR突變的患者(約占肺癌患者的三分之一),在化療后繼續生物靶向治療,可得到更明顯的療效。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