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匹單抗(ipilimumab)用于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臨床上與納武單抗( Nivolumab )聯合治療黑色素瘤。
【 ipilimumab FDA黑框警告中免疫介導性不良反應】
一、T細胞活化和增殖腎上腺素( ipilimumab )可引起嚴重、致命的免疫介質不良反應。 這些免疫介導反應可能累及任何器官系統; 但最常見的重癥免疫介導性不良反應是小腸結腸炎、肝炎、皮炎(包括毒性表皮壞死)、神經病變、內分泌病變。 這些免疫介導反應大部分最初出現在治療期間,但少數發生在停用腎上腺素( ipilimumab )幾周甚至幾個月后。
二、危重型免疫介質反應永遠停用腎上腺素( ipilimumab ),開始全身高劑量皮質激素治療。
三、在基線時和每次給藥前評估患者小腸結腸炎、皮炎、神經病變、內分泌系統病變和癥狀,評估臨床化學包括肝功能檢查和甲狀腺功能試驗。
【 ipilimumab 推薦劑量】
給予3 mg/kg靜脈90分鐘; 每3周共4劑。
【ipilimumab 劑量調整】
一.任何中度免疫介導性不良反應或癥狀性內分泌病變均不使用腎上腺素( ipilimumab )劑量。 完全或部分解決的是不良反應( 01級)患者,每日接受潑尼松龍小于7.5mg或同等物
每3周恢復腎上腺素( ipilimumab )劑量3 mg/kg,全部4次計劃劑量,或首次劑量后16周,見早期出現。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永遠停用腎上腺素( ipilimumab ) :
1)持續中度不良反應,或不能減少皮質激素劑量每日7.5mg潑尼松或等效物。
2)首次給藥后16周內不能完成完整療程的。
3)嚴重或危及生命的有害反應。 包括以下情況之一:
結腸炎有腹痛、發熱、腸梗阻或腹膜體征; 大便次數(超過基線7次)、大便失禁、靜脈需水化24小時以上,胃腸出血、胃腸穿孔。
天冬氨酸轉氨酶( AST )或天冬氨酸轉氨酶( ALT )不低于正常上限5倍或總膽紅素不低于正常上限3倍。
(約綜合征、毒性表皮壞死,或皮疹合并全層厚皮膚潰瘍,或壞死、大皰病或出血表現。
嚴重運動和感覺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綜合征,或重癥肌無力。嚴重的免疫介導反應累及任何器官系統(如腎炎、肺炎、胰腺炎、非-感染心肌炎)
免疫介導眼病對局部免疫抑制治療無反應。
【 ipilimumab 制備】
一、請勿晃動產品。
二、非腸道產品給藥前肉眼觀測有無顆粒物質及變色。 如溶液呈云霧狀,有明顯變色(溶液可能有淺黃色),或存在外來顆粒物,舍棄小瓶,半透明至白色的無定形顆粒除外。
三.配制溶液
1)允許在調配輸液前將小瓶在室溫下放置近5分鐘。
2)抽吸所需體積的腎上腺素( ipilimumab ),轉移至一個靜脈輸液袋。
3) 0.9%氯化鈉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稀釋配制稀釋溶液最終濃度范圍為1 mg/mL至2mg/mL。 倒著攪拌稀釋。
4)冰箱儲存稀釋溶液(2(C至8 ) C、36F至46F ) 24小時內,或室溫( 20C至25C、68F至77F )。
【ipilimumab 給藥指導】
一、 ipilimumab 請勿與其他藥品混合或與其他產品用藥。
二、每次給藥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USP或0.5%葡萄糖注射液、USP沖洗靜脈線。
三、 90分鐘經無菌、無熱源、低蛋白和在線過濾器組合注入稀釋溶液。
(責任編輯:編輯露露)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