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特點]
本品為人工合成的蒽環類抗腫瘤藥,為仿阿霉素藥品,其作用機制類似于阿霉素,可嵌入DNA,形成DNA的復合物,本品與DNA有兩種結合形式:一是與堿基強有力結合而嵌入DNA,引起DNA鏈間和鏈內交叉連結,導致DNA單鏈及雙鏈斷裂。另一較弱的結合是通過與螺旋鏈外部陰離子的靜電作用,此外對R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本品對各細胞周期腫瘤細胞均有抑制作用,但主要作用于S后期。本品在體內廣泛分布于各器官,與組織結合,分布容積為522L/m2,以后緩慢釋放。T1/2為40-120小時。有腹水等增加藥物分布容積因素者T1/2可進一步延長,因此藥物應減量。本品主要靠肝臟代謝,代謝物主要由糞便排出。6-11%經腎臟排泄(其中65%為原形藥)。
[功能主治]
用于惡性淋巴瘤、乳腺癌及各種急性白血病。對肺癌、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多發性骨髓瘤、肝癌、大腸癌、腎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睪丸腫瘤、卵巢瘤和頭頸部癌也有效。
[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成人常用量,按體表面積14mg/m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內靜滴30分鐘,每3~4周一次。聯合用藥時應減少2~4mg/m2。當總劑量140~160mg/m2時,應警惕心臟毒性。
[不良反應]
1.中度骨髓抑制:主要是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
2.胃腸道反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
3.心臟毒性:本品還原力強,不易形成氧自由基及脂質體超氧化,故心臟毒性較阿霉素輕,主要表現為心肌肥大和纖維化。
[注意事項]
1.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治療中應定期查血象。
2. 應避免藥液與皮膚、眼晴接觸。
3. 藥液應于24小時內用完,不得和其它藥物混合使用。
4. 用過阿霉素的病人,米托蒽醌累積劑量不應超過lOOmg/m2,而對未用過阿霉素的病人,限制累積劑量為16Omg/m2。
[貯藏]
室溫保存,勿凍結。
(責任編輯:編輯露露)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