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診斷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毀滅性的。當孕婦被診斷出癌癥時,患者必須同時為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擔憂。妊娠期癌癥的發病率約為1:1000-1:2000,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有所增加。這最有可能是由于孕婦平均年齡的增加導致的。
一般,女性最常見的癌癥是乳腺癌、肺癌、大腸癌、子宮癌、甲狀腺癌、淋巴瘤。妊娠期最常見的癌癥是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和宮頸癌。近期,法國巴黎阿爾芒特魯索醫院婦產科的Berveiller P等總結了妊娠期最常見癌癥類型的診斷和治療,并將文章發表在Am J Obstet Gynecol雜志上。
研究
研究者首先回顧了妊娠期間的診斷困境。早晚期癌癥相關癥狀(如乳房脹痛、惡心、腹痛)很容易被歸因于懷孕本身。因此,當妊娠某階段的癥狀持續、出現或不典型時,對疾病本身保持懷疑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此時,身體檢查可以幫助患者消除疑慮。超聲和MRI的使用是安全的。高劑量X射線暴露可能與胎兒發育異常、智商降低和兒童惡性腫瘤有關。而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可能會受到妊娠影響。
根據腫瘤手術的類型,臨床醫生通常會提供化療或放療,但需要根據妊娠狀態調整治療方案。根據胎齡、地方規范和所需治療的類型,考慮到終止妊娠對母體的好處也是非常重要的。乳腺癌通常采用手術聯合化療的治療方式。化療可以在妊娠中晚期被考慮,但輻射和激素治療則應該被推遲到分娩以后。
在巴氏涂片異常的病例中,臨床醫生可以通過人乳頭瘤病毒篩查、陰道鏡檢查及定位活檢進行進一步檢查。但是,宮頸管診刮術對妊娠期癌癥患者是禁忌。如果有需要,錐形活檢可以在隨訪中進行。微侵襲和侵襲性疾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新輔助化療也可以被考慮,但這類患者在懷孕期間應避免放療。
妊娠期卵巢癌患者一般采用手術聯合化療方案。而以鉑和紫杉烷為基礎的標準化療方案是可以用于孕婦的。妊娠期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通常會選擇化療。當手術完成后,胎兒的監護應超過24周。早產有可能發生在術中或術后。
在器官形成過程中,化療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應被避免。在妊娠8周后,它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導致胎兒血液抑制,增加早產風險,很少出現胎兒宮內死亡。超過20拉德劑量的射線暴露會致畸,也可能導致流產。
觀點
當癌癥在妊娠期間被發現時,母親的健康需要被考慮,但胎兒的預后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由于癌癥在年輕女性中很罕見,一般很少被懷疑。孕婦典型的妊娠相關癥狀和生理變化使癌癥的診斷變得更加困難。當患者被高度懷疑為癌癥,并有相關檢查結果支持時,臨床醫生會陷入診斷困境。對孕婦而言,特定的檢查(超聲、MRI)是安全的,但CT,X射線等則應該被限制或避免。
直達胚胎或胎兒的輻射可能會導致劑量依賴性的致畸效應。在卵巢癌的檢查過程中,腫瘤標志物應被經常使用。雖然癌抗原(CA)125、人絨毛膜促 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的水平會受到妊娠的影響,但CA19-9、癌胚抗原和乳酸脫氫酶仍然是可以使用的。在不影響妊娠時,臨床醫生也可以通過活檢方式確定疾病性質。
一旦確診,臨床醫生將面臨治療困境:
妊娠會影響癌癥預后嗎?
妊娠可以實現嗎?
特定癌癥的標準化治療是什么,治療對妊娠有何影響?
治療可以被推遲到分娩后嗎?
在一般情況下,妊娠早期患者需要適當終止癌癥相關護理。一旦妊娠達到生存胎齡(24周),醫生必須決定治療可以被延遲多久以及多久后可誘導分娩。妊娠前8周,腫瘤治療會存在致畸風險,但度過這段時間后,這種風險會隨之降低。另外,胎兒的生長發育、生理變化和妊娠持續時間都可能受到影響。
為了提供最好的護理,多學科(產科、母胎醫學、腫瘤科、放射科和新生兒科)的協同治療是必需的。同時,患者及其家屬也應被及時告知問題的復雜性,共同參與決策。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