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為何會被稱為“癌癥之王”?患了胰腺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1%,這也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作為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在診斷和治療上都存在著困難。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都有明顯的上升,而且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確診率不高,手術死亡率較高,治愈率也非常低。
什么是胰腺?胰腺位于人體上腹部的深處,胃的下后方,緊靠十二指腸,處于上消化道的中心位置,在其前后均有重要血管經過。胰腺“隱居”在腹膜后,長約14—18厘米,重65—75克。
胰腺的作用:(1)生成消化液(酶),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幫助腸消化分解食物;(2)產生激素,包括胰島素,調節身體內的糖和淀粉的利用。胰腺癌發生時,惡性(癌)細胞生長,分裂,并在胰腺組織中傳播,會影響到消化和跟血糖兩方面。
胰腺特殊的解剖位置為腫瘤提供了隱秘的庇護所,為胰腺癌的早期發現病變以及手術切除制造了巨大的障礙。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進展迅速,往往發現時已是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約10%,5年生存率不足5%,這意味著絕大多數胰腺癌患者在發現疾病的1-2年內死亡。
胰腺癌的癥狀有哪些
患者在胰腺癌早期基本上是沒有感覺的,可一旦患者出現一些癥狀時,往往癌細胞一般已經突破胰腺擴散到周圍其它器官了。而胰腺癌將引起哪些癥狀則將取決于腫瘤在胰腺內的位置。
1、發生在胰頭的胰腺癌通常可能引起的癥狀有:體重下降,出現黃疸(皮膚發黃),小便黃赤,糞便顏色發白,瘙癢,惡心,嘔吐,腹痛,背部疼痛,頸部淋巴結腫大等。
2、發生在胰體、尾部的胰腺癌通常會導致腹部以及/或者背部疼痛,并伴隨體重下降。一般來說,發生在胰頭的胰腺癌相比發生在胰體和尾部的胰腺癌,會較早出現部分癥狀。
導致胰腺癌的原因
研究表明許多危險因素與胰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比如吸煙、酗酒、長期高脂高蛋白飲食可能與胰腺癌發病有關。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胰腺癌的發生存在一定聯系。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或放射性物質也可能會增加胰腺癌風險。
1、無規律的生活方式
吸煙對胰腺癌發病是具有確定作用的危險因素。據了解,吸煙的胰腺癌患者與非吸煙者死亡的危險比在1.6-3.1:1,吸煙量的多少與胰腺癌的發病呈正相關。也有研究表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險性將顯著增加。
2、不合理的飲食方式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結果,認為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險性,而通過攝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可預防33%-50%的胰腺癌發病率。
3、手術史及炎癥因素
胰腺癌發病可能與切除膽囊有關,有報道說膽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發生胰腺癌的危險性超過70%。實驗證實膽囊切除術后可以引起體循環中縮膽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進嚙齒類動物發生胰腺癌。已有證據表明反復發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或結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種癌前期病變。
4、遺傳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點,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無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此外,胰腺癌還與幾種高度特征性遺傳綜合征相關,包括遺傳性胰腺炎、家族性多發性非典型丘狀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綜合征等。這些綜合征常伴有生殖細胞的某些基因突變。
胰腺癌要如何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胰腺癌患者獲得最好效果的治療方法,然而,超過80%的胰腺癌患者因病期較晚而失去手術機會,手術可以幫助減輕一些癥狀,并防止腫塊太大占位造成的問題,但是對這些患者進行手術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應完成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及全身情況評估,以腹部外科為主,包括影像診斷科、化療科、放療科等包括多學科的治療小組判斷腫瘤的可切除性和制定具體治療方案。
2、放療
放療使用高能量的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放療通常是每周五天,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目前也在研究使用放療來殺死手術后手術部分殘留的癌細胞。放療可以幫助緩解由癌癥腫塊占位引起的疼痛或消化問題。
3、化療
化療使用藥物來破壞癌細胞,阻止他們生長或繁殖。治療可能包括一種藥物或多種藥物的組合,可以口服或注射。這些藥物進入血液循環,到達身體各個部位,使得化療是成為擴散轉移患者的很好選擇。化療也通常在手術后進行,來殺死殘留的癌細胞。
4、靶向治療
新的靶向藥物有能力攻擊特定的癌細胞。靶向治療比化療的副作用更小,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也更小。
5、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也被稱為生物療法,免疫療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免疫力來對抗癌癥。胰腺癌的免疫治療正在積極研究,同時也在研發疫苗來武裝免疫系統攻擊癌癥。
6、姑息治療
姑息療法是用來緩解癥狀和疼痛,可以在癌癥的任何時期使。姑息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不僅僅是身體上,同時包括心理和精神上。姑息療法大多用在疾病的進展期,但在患者進行有效的抗癌治療過程中使用也是有幫助的。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