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可能對癌癥都會有一定的誤解:癌癥不是老年病嗎?雖然癌癥會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也直線上升。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年輕人、小孩甚至嬰兒患上了癌癥。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癌癥?
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后天因素導致突變需要時間積累, 正常人在短短幾年內是不可能由于后天因素導致癌癥的。所以嬰兒或者兒童患癌癥必然有先天因素存在,或許在出生時就已經攜帶了基因突變。兒童基因突變有兩個來源:一是從父母處遺傳了致癌基因,二是在母體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突變。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和對致癌基因認識的提高,檢查父母是否攜帶致癌突變已經很簡單,應該會成為孕前體檢的常規項目。而在懷孕過程中進行突變檢測相對要困難很多,主要原因是要獲取 發育中胎兒的樣品很困難。現在很多篩查還依賴于羊水穿刺,這是一個手術,對胎兒發育也有一定的風險。很多人正在為無穿刺檢測技術而努力,理想是通過檢測孕婦的血液就能查出胎兒的基因情況。
各種產前檢測的根本任務就是在懷孕過程中盡早檢測出胎兒的先天突變,如果證明寶寶很可能患嚴重疾病,父母至少能選擇是否流產。但是無論檢測技術如何先進,在兒童癌癥這件事情上,一個讓人頭痛的難題將永遠存在 :即使知道胎兒有了致癌基因突變,由于生物體的復雜性,兒童不一定100%會得癌癥,這個時候父母將面臨一個非常困難且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 :是冒險生下來還是繼續等待下一個健康的寶寶?相信隨著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這個問題將日益突出。
癌癥是兒童的第一殺手,現在全世界大概有 50 萬兒童患有各種癌癥。兒童癌癥中最常見的是白血病,占了近 40% ,這是我們為什么老是聽到兒童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捐贈的故事的原因。其次是神經系統腫瘤,然后是骨瘤和各種軟組織腫瘤。
和成人癌癥一樣,治療兒童癌癥常采用的辦法也是“手術 + 化 療 + 放療”。好消息是兒童癌癥的治療效果比成人癌癥好很多,即使不考慮骨髓移植治愈白血病,很高比例的兒童癌癥患者也能夠被化療和放療治愈。
這其中的原因是復雜的,第一,和成人癌細胞動則有上千個基因突變不同,兒童癌癥的基因突變往往很少,一般只有幾個,因此癌癥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較低 ;第二,和傳統想法不同, 對兒童癌癥患者使用的化療和放療的劑量按體形比例來說往往超過了成年人,這是由于兒童組織修復能力比較強,能夠忍受更多的化療和放療帶來的副作用。這兩點是兒童癌癥的治療成功率遠遠高于成人癌癥的重要原因。
不幸的是,治愈癌癥往往只是這些兒童艱難生活的開始。凡事都有兩面性,高劑量化療、放療在治愈癌癥的同時,會給兒童帶來各種各樣長期且嚴重的副作用。比較大的問題是“二次癌癥”。高劑量化療和放療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但它們本身也會引起新的基因突變,所以部分兒童癌癥患者在被治愈后很多年,會出現白血病等和第一次癌癥毫無關系的“二次癌癥”。另外,在兒童發育過程中使用化療和放療藥物,可能造成兒童神經發育不全、智力受損、長期抑郁、不孕不育等。因此,對被治愈兒童癌癥患者的長期關護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