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最憂心的就是被醫生告知來晚了已經變成癌了,所以“治病要趁早”這個道理任何疾病都適用。如果患者以為這只是小病,抱著能拖一陣是一陣的態度,那么極有可能一些原本輕微的疾病最后發展成癌癥,從而危及生命。
為何原本只是小病最后卻被拖成了癌?其實的確有一些小病真的可以依靠身體的自愈能力進行修復,但是下面的這些疾病拖久了,是容易癌變的。
1、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多為良性腫瘤,但如果治療不及時,發生肉瘤變性,瘤體就會突然快速生長,存在癌變可能。因此,查出子宮肌瘤應引起重視,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性治療,無癥狀或瘤體不大的患者可每3到6個月復查一次。
2、黑痣
黑痣不僅僅影響人的儀表,還有惡變可能。但其實也并非所有的黑痣都是癌,但對于有痛感、流血的黑痣就要提高警惕了。以為往往發生惡變時,痣就會發生變化,比如:顏色由原來的黑色變成亮藍色或棕色;形態由正常的橢圓形突然變成劇齒狀;長痣的部位有痛癢感;發生破皮,滲出液體或出血結痂。出現以上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必要時可以考慮切除。另外破裂的地方應該做好消毒工作,愈合后注意不要再次刺激。
3、食管潰瘍
食道潰瘍通常都是不良的飲食關系造成的,比如喜歡吃熱辣食物的人比常人更易患食管潰瘍,逼得食管粘膜不得不一次次修復潰瘍的部位。潰瘍發生越頻繁,修復次數越多,粘膜細胞癌變的風險就越大。因此,這類患者除了盡快治療外,還應遠離辛辣、燙熱食物,以后應耐心養護。
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并不僅僅可能會導致肝硬化,還有癌變的可能。雖然并非所有乙肝患者都有癌變可能,但長期不愈的慢性患者確實是高危人群,少數會發展為肝癌。對待乙肝,要治療更要防止傳染,包括母嬰血液感染和性感染,患者及家屬一定要嚴加注意。
5、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比如吃腐壞食物、水果蔬菜攝入過少、過度節食、暴飲暴食、吃飯過快等不良飲食習慣,都可能導致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發生感染后,胃黏膜會被暴露在如化學物質、辛辣燙熱食物等危險因素的威脅下,導致胃潰瘍、慢性胃炎反復發生,治療不及時可演變成胃癌。
6、HPV人體乳頭瘤病毒
HPV雖然不像其他病毒那樣危害性巨大,但抵抗力強、能耐受干燥環境的特點,使其能夠在女性體內長期生存,并慢慢演變成癌癥。而99%以上的宮頸癌患者都攜帶有HPV病毒,所以對待HPV,有效預防不可少。
7.甲狀腺結節
關于甲狀腺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有10%-20%的結節可能是惡性的。說起結節的病因,有很多,包括甲狀腺的增生、甲狀腺的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腫瘤。有的甲狀腺癌是由甲狀腺結節、良性腫瘤轉變而來,也有的一長出來就是癌。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