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種類很多,在一百多種癌癥中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防治呢?
中國男性中,大約80%是死于五種癌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而女性,除了這五個癌癥之外,增加了乳腺癌,這六個癌也接近占了引起女性死亡的癌癥的80%。
如果能有效防治這80%引起死亡的癌癥,那不就能更好的遠離癌癥了嗎?
一、預防肺癌別受“氣”
1.煙氣: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頭號殺手”。
2.毒氣:室內房屋裝修中產生的游離甲醛、廚房油煙也會導致肺癌。
3.廢氣: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含有很多致癌物質。
4.悶氣:愛生悶氣的“癌癥性格”也會影響肺癌的發生發展。
高危人群:有20年煙齡的人,20歲前開始吸煙,每天吸煙20支以上;生活在肺癌高發地區(如黑龍江、吉林、遼寧、云南);有腫瘤家族史;有相關的職業致癌因素,如從事煤炭、鐵礦、石油、化工等職業。
二、遠離胃癌少吃咸
胃癌患者的共同點:吃飯沒準點,饑一頓飽一頓;飲食偏咸,常年愛吃腌制食品;都曾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吃太多高鹽分食品,間接導致致癌物與胃黏膜的接觸時間。
篩查方法:胃鏡
高危人群: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發區居住的人;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腸化病史的病人即使病情沒有變化,最好也定期檢查;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兩年查一次胃鏡。
三、不要腸癌少紅肉
長期進食紅肉,即牛、豬、羊肉、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大大增加大腸癌的風險。因為人體在消化這些食物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會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有強烈刺激。如果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不改變,經過5年~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
篩查方法:結直腸鏡篩查,如果做一次檢查發現沒事,可以間隔5~10年再做第二次。
高危人群: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曾經檢查出大腸上長有息肉的人群;炎性腸病及大便帶血或潛血陽性者。
四、害怕肝癌少飲酒
雖然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為病毒感染,但飲酒與肝癌發生關系密切,長期飲酒量為50g~70g的人群,肝癌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且飲酒增加肝硬化的風險,與肝炎病毒具有協同作用,增加肝炎患者的肝癌發病幾率。
篩查方法:肝臟超聲以及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高危人群: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建議每六個月做一次肝臟檢查。因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40歲以上得肝癌的幾率比正常人要高兩百倍。
五、喜歡燙食易患食管癌
食管是消化道的第一站,它柔嫩的黏膜很怕燙,只要食物的溫度超過60℃,黏膜就會被燙傷、脫落,這時我們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如被過熱的食物反復刺激,食管上的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被燙傷就可能形成食管炎,食管黏膜不斷自我修復,最終形成突變,在不斷熱刺激下慢慢發生癌變。
篩查方法:內鏡。一般每5年查1次。
高危人群:食管癌高發區(河南、河北、山西);有腫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
六、預防乳腺癌要趕早
想避免乳腺癌等婦科疾病,記住一句話“什么時間干什么事”,到了婚嫁年齡就結婚,到了生育年齡就準備做媽媽,長期單身和晚婚晚育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幾率。
篩查方法:40歲以前的女性:一年做一次乳腺超聲;40歲以后的女性:乳腺超聲+鉬靶。
高危人群:家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親屬(母親或姐妹)中有一人患過乳腺癌或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者
科學飲食,遠離癌癥魔爪
飲食防癌的原則:粗、淡、雜、少、爛、素。
1.粗:多吃粗纖維類食物
粗纖維具有“清洗腸道”的功能,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腸內容物通過的時間,減少致癌物被人體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2.淡:低脂肪、清淡、少鹽
食鹽和鹽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率,每人每天吃鹽最好不超過5g。尤其要小心“隱形鹽”,比如,薯片、泡面含鹽量最高。
3.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推薦了幾種最有效的防癌蔬果: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西蘭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統癌癥的幾率;草莓、洋蔥、大蒜中都含抑制腫瘤生長的成分。
4.雜:不挑食、葷素搭配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曾明確表示: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保護人們不得癌癥。所以建議人們的食譜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食物來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類。
預防腫瘤關鍵在于平衡飲食,不挑食,葷素搭配,忌燥熱及過分寒涼食物。
5.少:每頓只吃“七分飽”
吃得太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如何做到只吃“七分飽”?
1.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后吃得又多又快。
2.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后,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
3.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
6.爛:食物盡量煮爛、煮熟
除新鮮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應煮爛、煮熟,尤其是富含類胡蘿卜素的胡蘿卜、西紅柿及十字花科蔬菜等。
以西蘭花為例,加熱到60℃最理想,能最大限度發揮其抗癌活性,減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膽囊癌和皮膚癌的危險。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