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養生公眾號冒出來一股熱議:每個人都有癌細胞,人人都可能得癌。這種觀點究竟可靠嗎?其實站在勸人愛護身體珍惜健康的角度,說「人人可能得癌」是可以理解的。但「人人都有癌細胞」這種觀點并不可靠!而且這種說法簡直太嚇人了。
我們可以說,每個人體內可能都存在「有問題」的異常細胞。更為正確的說法是: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有一些發生基因突變的細胞,這些異常的細胞有發展成癌細胞的潛力。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但說「人人都有癌細胞」是不對的。
為什么說異常細胞≠癌細胞呢?
1. 人體有自我防御機制,能讓異常細胞死亡。正常情況下,人體會檢查細胞有沒有發生異常突變,然后嘗試修復這些突變。
如果實在無法修復突變的基因,就會激活一個強大的抑癌基因 p53,啟動細胞的「自毀程序」,通過多種途徑讓那些無法修復的基因突變細胞死亡。
2. 癌癥發生的過程是長期的、復雜的。癌癥的發生需要兩個條件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時間和空間,它需要幾十年、多個階段才能完成,并不是「有基因突變就有癌」。
很多癌癥發生前會有一個「良性腫瘤」的階段,比如結腸癌發生之前的管狀腺瘤,宮頸癌發生之前的宮頸上皮內瘤變。
但我們可以通過正規的癌癥篩查,發現并治療良性腫瘤,就能很好地阻止癌變。
別「激怒」突變的細胞,就有機會預防癌癥!
產生癌細胞導致癌癥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可能需要多個基因突變才行。但只要其中有一個基因是受環境因素影響,那么這個癌癥就是值得預防的。避開致癌物,少做或不做那些「激怒」癌細胞的事,就是很好的預防。
八個預防癌癥的建議
如何做到降低一些癌癥的發病機會?
1. 戒煙,并遠離二手煙
世衛組織告誡我們:煙草造成了全球約 22% 的癌癥相關死亡。戒煙不僅對自己有好處,還減少了其他人吸二手煙、三手煙的機會,一舉多得。
2. 飲酒應適量
肝癌、口腔癌、食道癌……很多癌都跟酗酒有關。小酌怡情,牛飲傷身啊。
3. 管住你的嘴
一個癌字三個口,可見管住嘴是必要的。低鹽飲食,多吃全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少吃高熱量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肉類。
4. 堅持鍛煉,控制體重
胖人必須面對的事實就是:肥胖者更易患癌。可以根據身高體重指數值(BMI),來判斷下自己處于哪個級別。
BMI = 體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
BMI:< 18.5 體重過低
BMI:18.5~23.9 體重正常
BMI:24~27.9 超重
BMI:≥ 28 肥胖
別坐著不動了,看看你身上的肉,還是趕緊動起來吧!
5. 防曬措施要做好
曬太陽不是壞事,但過度就有可能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而引起皮膚癌。防曬霜、太陽鏡、長袖長褲趕緊用起來。
6. 堅持母乳喂養
研究指出,母乳喂養能降低 10% 的乳腺癌發生幾率,對于一些最惡性的乳腺癌也有預防效果。
7. 接種疫苗,預防致癌感染
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預防原發性肝癌,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
8. 定期體檢,合理篩查
除了做好自己的體檢計劃,也應為家人做好健康計劃,可向醫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患癌風險,制定合理的防癌檢查計劃。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