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是以為胃癌這個“標簽”通常只會打在中老年人身上,但其實胃癌等惡性腫瘤早已不是中老年的“專屬”,它們更喜歡欺負有著不良生活習慣的年輕人。所以,別把年輕當做遠離疾病的資本,只有懂得“敬畏”生命,才不會被疾病威脅。
一、常見的致病因素
根據最新全國腫瘤防治研究所的抽樣調查結果分析,胃癌年齡組在35周歲以下的占總死亡率的比例是7.21%,農村略高于城市。在經濟條件明顯改善的今天,年紀輕輕就罹患胃癌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為什么?
1.不夠重視健康管理、不良生活習慣
這看似最不起眼的一點,卻尤其致命。年輕人常常認為自己身體好,有本錢,肆意揮霍自己的健康,這是極其不理智的做法。
★ 大量吸煙、酗酒;
★ 飲食嗜好熏烤、油炸食品、洋快餐食品;高鹽、高糖、高脂飲食;偏食、挑食,只吃肉類,不吃或少吃新鮮蔬菜水果;
★ 作息無規律,長期熬夜、日夜顛倒;
★ 情緒調節不當,長期精神緊張等。
2.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發生、發展都密切相關。幼年時期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與青年時期胃癌的發生相關。
3.遺傳因素
胃癌患者中,有家族史明顯比無家族史人群多。這里的“家族史”主要指家族中有人患過或正患上與胃癌相關的疾病。
另外,在我國家族聚集與地域也密切相關,例如,山東省臨朐縣、遼寧省莊河縣、福建省長樂縣等地區是胃癌的高發區,這些地區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4.環境的惡化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伴隨著環境的破壞,空氣、水源、食品安全等問題十分嚴峻,無不向人們的健康發出挑戰。
5.醫學的發展
首先得聲明,許多癌癥的發病率都隨著醫學的發展而越來越高。主要是因為診斷越來越明確,手段越來越先進。
二、與中老年胃癌的區別
1.臨床表現不同
年輕人與老年人均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然而年輕人腹痛位置一般偏右上腹,這應該引起重視。不過,消瘦乏力、嘔血黑便、貧血等典型癥狀,年輕人發生率明顯低于老年人,所以早期診斷率低,誤診率高。
2.疾病進展速度不同
年輕人胃癌病程短,進展快;而中老年人胃癌病程相對較長,進展緩慢。其原因可能與年輕人組織代謝旺盛、癌組織生長迅速,而老年人機體新陳代謝功能減退、癌組織生長相對緩慢有關。所以,輕人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現多是中晚期。
3.男女發病比例不同
年輕人胃癌的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1~1.25。這可能與女性早熟、雌激素分泌旺盛有關,雌激素可通過阻斷細胞于核分裂中期,形成較多的非整倍體細胞,導致細胞癌變。雌激素還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胃黏膜屏障功能。
老年組的胃癌患者男性為多,可能與長期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的刺激;慢性胃炎進一步發展(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接觸致癌物質較多等因素相關。
4.療效不同
青年人一旦確診為胃癌,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腫瘤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較差。而老年人一般進展較緩慢,治療效果也稍好一些。
三、年輕人如何預防胃癌?
1.首先得引起重視
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萬萬不可馬虎。年輕人尚需敬畏生命,盡量避免危害自身或他人健康的行為。
2.杜絕不良習慣
如上所述不良習慣都應該盡量避免。
3.趁早發現自己的“不適”
以下癥狀是早期胃癌的信號:
a.上腹部飽脹
這是一種模糊的悶脹感,沒有明確的誘因。勞作時感覺不明顯,平靜時可感知,這種感覺往往較長時間存在。
b.上腹部疼痛
通常是一種隱隱的疼痛,疼痛程度很輕,可以忍受,但不容易緩解或緩解后短時間又可出現。
c.食欲不振,反酸,噯氣,消化不良
食欲方面表現為食欲差,對自己喜愛的食物也缺乏興趣。有的伴反酸、噯氣或消化不良。這些表現與胃炎、胃潰瘍癥狀類似,容易被忽視。
d.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或黑便
常易被誤認為胃潰瘍出血,出血量小時不易引起患者注意。
e.原有慢性胃病,疼痛規律發生改變
慢性胃病患者近期疼痛規律消失,或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現效果欠佳。此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4.胃鏡檢查
早期胃癌的改變僅僅局限在黏膜層,表現為黏膜糜爛或小潰瘍。黏膜層的這些改變,只有胃鏡檢查才能發現,X線或CT檢查均不能發現。胃鏡檢查可以仔細觀察胃的黏膜改變并且可以進行活檢。
值得注意的是,胃鏡下活檢是必需的,因為病理診斷是癌癥診斷的金標準,尤其是可疑胃部病變者,胃鏡活檢更是必需的。而且,胃鏡下還可對一些早期胃癌進行根治性治療,把早期胃癌扼殺在搖籃里。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