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很容易發生感染,而感染也是造成惡性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癌癥患者由于白細胞計數偏低、抵抗力低導致嚴重感染而住院,而由于感染而死亡的人數也不少在少數。
腫瘤患者易感染的原因
1.惡性腫瘤作為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因化療、放療致使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而成為易感者。
2.惡性腫瘤患者由于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機體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衰竭,更易受病原菌微生物的侵襲。其中最常見的微生物是細菌及厭氧菌,全身狀況很差的患者還常合并有真菌感染。
3.大量抗生素的開發和普及,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多種抗生素,使得患者體內的正常菌群失調、耐藥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長、住院時間延長,感染機會隨之增多。
4.腫瘤患者的身體虛弱,有些存在于正常人體內不致病的微生物,如大腸埃希菌、口腔中的細菌等就會趁“虛”而入,引起腫瘤患者的機會性感染。
5.治療的不良反應、腫瘤壞死以及消退過程中毒性產物導致機體代謝紊亂等因素,也都直接影響腫瘤患者感染的發生率。
接受放療、化療的癌癥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性會更高。放療、化療會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使人體內抗感染的白細胞數量減少,并患上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抑制了巨噬細胞功能,破壞了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可保護人體免受感染。
當白細胞計數達到最低的時候,就是受感染風險最高的時候。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每次化療用藥之后的7~12天內,而且可能會持續長達一周的時間。
發熱乃危險癥狀
發熱是惡性腫瘤中晚期階段常見的癥狀,也是十分危險的癥狀。如果感到發熱、臉紅、發冷或不適,就要馬上量體溫。長期發熱會造成能量和體力消耗,患者機體衰竭很快,應給予積極控制。放、化療期間或之后發熱,應及時就醫。
放、化療期間或者之后1個月內,如出現持續發熱,須去醫院化驗血常規,小心“白細胞降低性發燒”,醫學上稱為“粒細胞缺乏性發熱”。因為放、化療后骨髓受到抑制,粒細胞數量明顯降低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功能會遭到破壞,感染一旦發生會迅速發展,有時很難控制。感染發熱時多伴有寒戰,體溫往往較高,超過39℃時必須及時就醫。患者需牢記這種情況在家無法治療,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