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幾年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抗癌大政方針”,但現實卻毫不留情地擊碎著我們的健康。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癌細胞侵蝕并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們不得不客觀對待癌癥的現實狀況,認清癌癥的真實面目,理性選擇抗癌之路。
癌癥的真實面目究竟如何呢?
真相一 :癌癥發病率呈加速上升趨勢
有數據顯示:每年全世界死于癌癥的患者約700萬;上消化道癌癥居高不下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高發的癌癥;肺癌、結直腸癌及乳腺癌等迅速上升是發達國家的高發癌癥。目前,中國因癌癥死亡人數已在各類死因中位居第一,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癥。癌癥在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真相二 :每個人體內都會出現“癌細胞”,只有當“清除”功能失效時癌細胞才能長起來。
人體由細胞組成。正常人體約有60兆個細胞,這些細胞還通過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以取代那些死亡細胞。每分鐘有1億個細胞死亡和新生。每一次細胞分裂,染色體自身復制,就可能有很多次出錯的機會,基因發生自然突變的概率為10-6。可以推算出人體每天出現3,000個基因突變細胞,一生中會有10^10個突變可能(100億個細胞)。
DNA復制“出錯”導致基因突變,變異細胞中有一部分會變成前癌細胞。但有了前癌細胞不一定會長出癌癥。事實上,人體癌癥發病率并沒有預想的那樣高。一次突變并不足以將一個健康細胞轉變為癌細胞。一個細胞癌變要求在一個細胞中發生幾次單獨的突變,共同作用下才能誘發細胞癌變。經統計,一個細胞轉化需要發生3~7次單獨的隨機突變。
雖然癌癥起始于一個細胞突變,但是這個突變細胞的后代必須經過幾次突變,才能形成癌細胞。流行病學統計表明,癌癥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呈幾何級數提高,為年齡的3次方、4次方甚至5次方。癌癥需要數年時間產生,在此期間既有內因作用,也有外因誘發,致癌因子需要有劑量累積效應和共同作用才會導致癌癥的發生。加上人體內還有免疫監控系統,可以隨時消滅癌細胞。因此,許多癌癥并非不可避免的。
真相三 :癌的具體功能單位是“癌細胞”,癌塊是由癌細胞組成的。癌癥的本質是癌細胞分裂增殖數目增加的結果。
癌細胞一旦出現,就違背了人體細胞正常發展規律,開始無限制地自由生長,由一個變成兩個,兩個變成四個,以不同的倍增時間進行分裂。快速生長的腫瘤倍增時間可能為1~4周,而較慢生長的腫瘤其倍增時間可能為2~6個月。發生20次倍增可能要5年時間,而此時具有100萬個細胞的腫瘤僅有針頭大小,當倍增發生30次左右時腫塊達到直徑0.5cm,才能被現代靈敏的檢查發現。
真相四 :癌細胞生長是個“艱難漫長”的過程,及時檢查可在早期發現癌癥。
腫瘤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并不可怕,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手術切除即可治愈。惡性腫瘤早期階段手術切除同樣可以治愈,只是發展到中晚期會轉移擴散,手術切除后還會復發,同時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患者最終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因此,只有在早期及時發現才可更好的戰勝它。因為癌細胞從一個細胞繁殖生長到1cm大小時具有大約10億個細胞。此階段大約需要15到30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患者是完全有機會“捕捉”到癌塊的。
真相五 :檢查自己是否處在“危險區”,走個性化“抗癌”路。
人類對對癌癥的認識還在門外摸索。在這樣的前提下,眼下唯一可行的是:每個人先“劃出”自己是哪種癌癥的“高危人群”,做出針對性的體檢計劃,盡可能在早期發現疾病的蹤跡。
1、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丙型)患者,轉變為肝癌的幾率很低,通常不用擔心。慢性病毒性肝炎者就要著重進行肝臟的定期檢查,一旦早期發現,也有治療的希望。
2、如果屬于以下人群就建議每年一次低劑量CT掃描:55-74歲健康成人,有過(戒煙不超過15年)或者現在吸煙達每年30盒以上的。
3、成年女性20歲開始建議自檢,或如有條件,至少每3年一次接受醫生檢查。40歲開始,建議最好每年接受體檢,并行乳腺鉬靶x線檢查。
4、建議從21歲開始,或有性生活后3年開始,21-29歲的女性每三年一次宮頸篩查,30-65歲的每5年一次行宮頸涂片加HPV檢查。65歲以上的,過去十年間有過3次陰性結果的,不再建議宮頸涂片檢查。
真相六 : 哪些可行的措施能降低患癌的幾率?
實際上,有大約30%的癌癥死亡是可以避免的。下列不良生活習慣應避免:吸煙;肥胖或超重;不均衡的飲食,缺乏水果蔬菜;缺乏規律運動;頻繁或大量飲酒(可致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乳腺癌和胰腺癌);乳頭病毒(性傳播);空氣污染。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