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家屬被醫生告知診斷是惡性腫瘤時,除了表現出難以接受事實外,平復情緒后就會思考是否要如實告知真實病情,還是故作鎮定、談笑風生地和患者說:“沒事,良性的。”
大家都可以理解家屬向患者隱瞞病情的苦衷,但一味地隱瞞真的是最明智的選擇嗎?說與不說或者怎樣去說其實是個艱難的選擇,要綜合多種因去衡量,而且也沒有絕對的對和錯。
家屬是否如實告知患者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1.充分考慮患者具有知情權
即使是病人也應該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其實,大多數患者還是希望知道真相的。英國一項研究顯示87%的被調查英國患者,無論信息好壞,都想知道關于自己病癥的信息,高達98%的英國患者想知道他們的疾病是否是癌癥。中國的一項對1023名中國癌癥患者及家屬進行的調查,90.8%的被調查中國癌癥患者認為應該讓早期癌癥病人知道病情真相,60.5%的被調查癌癥患者認為應該讓晚期癌癥病人知道病情真相。
2.難以長期隱瞞
家屬要隱瞞一時很容易,但患者治療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治療期間要毫無破綻地保守秘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患者可能會發出疑問:病理報告、檢查結果為什么從來不給我看?做了手術為什么還要長期服藥?治療后為什么會惡心脫發?患者無盡的猜疑反而會加重病情。
3.得知病情或許會更積極配合治療
從某種程度上講,癌癥并不是只能帶來壞的影響,它可以帶給人更積極的改變。患者得知自己患癌后,開始反思過往、重新珍視健康,于是積極地改進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科學運動、培養樂觀的情緒心態。
從配合治療方面來講也是一樣。如果一味地以“小毛病”來搪塞患者,或許患者面對治療會逐漸產生松懈;而如果患者知道自己的對手非常強大后,才能時刻保持警惕、嚴肅對待。
4.有機會完成心愿
我們在不同的境遇下,對未來的規劃和安排也是不同的。如果被告知生命余額不足的時候,大概所有人想到的都是及時去實現一個埋藏許久的愿望,好好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最后時光。這也是如實告訴腫瘤患者病情的意義所在,不留遺憾地離開才是最令人欣慰的方式。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是否如實告知病情這件事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而用何種方式告知也因人而異。這主要和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質、教育程度、身體狀況等因素都有關系。
對于受教育程度較高、身體狀況較佳、心理素質良好的患者,建議平靜地將病情如實相告,并共同商討接下來的治療休養事宜。如果患者身體較差、心理素質不佳,建議緩慢地向患者滲透。而如果面對的是情緒極端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極差而治療的依從性又比較好的患者,或許善意的隱瞞也不是一件壞事。
總之,原則上講,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