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加上治療的影響,往往營養物質攝入少,能量消耗又大、脂肪、骨骼肌會大量消耗,因此很容易出現日漸消瘦、體重下降的癥狀。
患者一旦在短期內體重急劇下降,就會出現乏力、精神差、對治療無法耐受,導致日常生活受影響,甚至生存期變短,發生復發轉移。一項研究對 3000 多例腫瘤患者進行調查發現,體重下降者的生存期比體重保持正常的病人少一半。
據統計,肺癌病人體重下降不超過 7%(短期內), 抗癌治療的效果就基本可以得到保證,但體重下降超過18%,那么治療效果不會太理想。
有近九成的癌患在治療過程中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而近八成的癌癥患者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雖然患者們都認為營養在癌癥治療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絕大多數患者不知道如何科學健康飲食。
患者為什么會快速消瘦?
腫瘤是一種慢性消耗疾病,腫瘤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肆無忌憚地爭奪人體正常細胞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使得自己越長越強壯,而正常細胞的生長受到傷害。
我們可以把腫瘤細胞當做是身體里的一個強盜。與正常細胞爭搶營養物質還不夠,腫瘤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還會產生毒性物質,影響患者的食欲。使得患者不想攝入更多的營養物質,從而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遠遠不足,最終患者體重急劇下降。
癌患不能過于消瘦
患者太瘦會導致抵抗力變差,從而機體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使得身體素質降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如果體重持續下降,并且沒有做出積極的改變,患者極有可能出現惡液質。
一旦變成惡液質,那是無法逆轉的。目前治療惡液質的藥物也只是改變癥狀,而無法真正治療惡液質。
可怕的惡液質到底是什么?
“惡液質”一詞來源于希臘語的” kakos “和“ hex-is,字面意思是“惡劣的狀況”。 2011年國際共識中提出,腫瘤惡液質是以持續性骨骼肌丟失(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組織丟失)為特征,不能被常規營養支持完全緩解,逐步導致功能損傷的多因素綜合征。
該定義指出惡液質的3個重要特點:骨骼肌持續丟失、常規營養支持不能完全緩解、功能損傷。這個定義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
骨骼肌質量丟失是惡液質的核心表現,其外在表現是體重丟失及乏力。通常情況下,當患者的體重丟失大于穩定體重的 30 %時則死亡開始出現,而且不可避免。
如何保持健康體重
1.合理膳食、平衡多樣
腫瘤患者要保證營養,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腫瘤喜歡糖,不喜歡蛋白質!”所以要進食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如花生、乳類、魚蝦。除了充足的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還需多吃含鐵、鋅高的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等。
脂肪的攝入可選擇亞麻籽油、橄欖油和魚油等;全谷類食物至少要占到三分之一。每日還應該保障新鮮的蔬果攝入。
2.注意補水和電解質
每天保證8~10杯水(1600-2000ml)。可以是白開水,綠茶、菊花茶、羅漢果茶等。
患者的飲食不能過于簡單,最好是品種多,花樣新,結構合理。在制作食譜時,要盡可能做到清淡和高營養。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