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癌細胞跑到肝臟上生長繁殖了,這時候患者就出現了肝轉移。而晚期的乳腺癌患者最容易發生轉移,肝轉移就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對于乳腺癌患者而言,了解并預防肝轉移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些癥狀可能是肝轉移
乳腺癌患者出現厭油納差、腹脹、消化不良、肝區疼痛時,就要警惕是否出現肝轉移。由于乳腺癌患者在治療期間尤其是化療期間也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的現象,常常以為是治療副作用而延誤病情的診斷。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器官,可分泌膽汁,也是人體主要的代謝器官,具有“解毒功能”,將體內的有毒物質代謝轉化排除體外,使身體保持穩定平衡的狀態。可一旦癌細胞侵入肝臟,肝臟結構被破壞、腫瘤壓迫肝管而導致體重降低、肝區疼痛等癥狀。
疾病發展到后期,肝功能進一步嚴重損壞,會出現腹水、黃疸、極度消瘦等癥狀。一般發生肝轉移時,還可能伴有骨、肺、腦等其他部位的轉移,表現為關節疼痛、病理性骨折、咳血、視力模糊等相關轉移癥狀。
為何發生肝轉移?
目前臨床上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原因:
(1) 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轉變(EMT)學說
EMT是指器官的上皮細胞經過復雜的程序轉化為具有間質表型細胞的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在發生EMT后更容易發生侵襲和轉移。
(2)“種子和土壤”學說
1989年佩吉特史蒂芬提出該學說,認為人體的器官就像一個土壤,癌細胞就像一個種子,通過各種傳播途徑(血液途徑。淋巴液途徑),在合適的土壤里扎根生長,形成遠處轉移。
循環腫瘤細胞(CTC)指生存于血液循環中的具有高轉移潛能和高增殖能力的腫瘤細胞。
專家學者們已經證實CTC的存在,但對于遠處轉移的作用還未可知。不過可以推測的是,容易發生轉移的癌細胞在合適的環境更容易發生轉移。就好比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在肥沃的土壤生長地更旺盛。
(3)腫瘤微環境
腫瘤微環境是由癌細胞、多種基質細胞、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炎癥因子組成。
微環境理論提出,乳腺患者的肝臟微環境發生改變,使得肝臟環境更適合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為肝轉移做早期準備。
(4)炎癥因子
有研究證實,炎癥反應可能參與了乳腺癌肝轉移。乳腺癌細胞產生的炎性因子可能促使腫瘤細胞侵襲肝臟,形成遠處轉移。
(5)趨化因子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在乳腺癌發展過程中可以介導腫瘤細胞的惡化、生長和增殖。乳腺癌細胞發生肝轉移的幾個趨化因子中最常見的是C-X-C趨化因子受體類型4(CXCR4)。
有研究指出,一些趨化因子受體能增強乳腺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并且可以逃脫T淋巴細胞的殺傷作用,形成肝臟轉移病灶。
(6)黏附因子
細胞黏附因子E-鈣黏著蛋白在肝臟的表達可促進癌細胞對肝細胞的粘附作用。打個比方,黏附因子就像膠水一樣,讓癌細胞和肝細胞牢牢黏在一起,讓癌細胞更好地在肝細胞生長繁殖。
如何檢查是否出現肝轉移?
如出現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發生肝轉移了。如何檢查才能確診呢?
(1)腹部B超、超聲造影
腹部B超是乳腺癌肝轉移最簡單、最有效、最安全的檢測方法。但對直徑在1cm以下的病灶不容易被發現。結合超聲造影可提高超聲確診的準確度。
乳腺癌肝轉移超聲多表現為低回聲結節或腫塊,分布不均勻,周圍血流信號不豐富。
(2)螺旋CT、PET-CT和MRI
螺旋CT在乳腺癌肝轉移診斷的特異性上較高,有助于進一步的判斷。PET-CT在轉移灶的靈敏度、準確度,尤其通過淋巴結轉移的發現優于螺旋CT。
MRI動態增強掃描不僅能夠檢測出小病灶,更能發現病灶的血流動力學特征,而且不具有輻射性。
(3)血清標志物檢測
通過檢測血清標志物可提高檢出率,尤其是乳腺癌抗原CA15-3,其是診斷乳腺癌術后肝轉移的最佳指標,特異性較高。
同時,測量肝功能也能了解到肝臟是否發生病變,具有一定的價值。
如果高度懷疑發生肝轉移,應該及早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確診,以免延誤病情,導致疾病惡化。早期診斷,配合早期治療,仍然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肝轉移的手段
即使發生了肝轉移,臨床上仍然有相對應的治療方案,不同程度的患者選擇的方案也不同:
(1)手術切除
腫瘤移植在肝臟造成壓迫,出現嚴重的肝損害,目前采取的手術治療方式為肝葉切除術和肝動脈結扎術。
但是由于多數發生肝轉移的患者,疾病發展已經進入中晚期,身體條件已經不適合進行再次手術,具有局限性。且能夠進行手術的患者在術后也存在較多的并發癥。手術切除腫瘤仍然占極少數。
(2)全身藥物治療
乳腺癌肝轉移患者多以全身藥物治療基礎,根據患者激素情況,配合使用內分泌或生物靶向治療。
但是全身藥物治療難免出現藥物耐藥性,因此治療期間需要根據病情進展情況選擇、更換藥物。
(3)動脈介入治療
動脈介入治療是乳腺癌肝轉移常用的治療方法。通過使用栓塞劑阻斷肝動脈血流,使生長在肝臟的癌細胞缺血壞死。通過肝動脈栓塞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
治療肝轉移的方案還有多種,如射頻消融治療、冷凍手術、超聲刀治療,但仍是以全身治療為主。
如何預防肝轉移的發生
(1)限制飲酒。過量飲酒會造成肝細胞功能結構障礙,引起肝損害。體內的有毒物質蓄積,人體容易引起病毒感染、炎癥,發生肝臟病變,給癌細胞創造入侵的機會。
(2)定期復查。治療期間要定期復查肝功能、做腹部B超,早期發現肝臟病變。
(3)積極徹底的治療。很多患者發生復發轉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治療不徹底,癌細胞仍然有機會復發,轉移到重要臟器。
(4)調整心態。很多患者在手術后、放化療后的心態很差,一看到復發轉移的文章就非常害怕,擔心自己也會復發轉移。其實心態很關鍵,越是恐懼,免疫力越是低下。
(5)提高免疫力。平時注重飲食合理搭配,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