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一種女性很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該病的5年生存率很低,僅僅為不到30%,且死亡率卻高居婦科腫瘤之首。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一直是維持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手段,近幾年,雖然在治療卵巢癌問題上有了很多新進展,但較多患者都會在手術和化療后出現耐藥,腫瘤復發轉移的問題。
部分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化療后會出現嚴重的耐藥反應,包括腫瘤細胞的擴散、胸悶、發燒、下肢腫脹等癥狀。這種不算罕見的耐藥反應阻礙了卵巢癌的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了耐藥情況,那么臨床治療就只能退而求次,選擇多西他賽、脂質體阿霉素等有效性低的藥物治療。因此,目前來說探究卵巢癌的耐藥機制,尋找有效的靶點和藥物,提高卵巢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對于改善治療和提高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芝華課題組發現了卵巢癌耐藥的一個調控軸,并且據此提出聯合使用兩種抑制劑克服耐藥的方法。
化療耐藥是一個受多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腫瘤細胞的凋亡逃逸在其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MCL1是抗凋亡蛋白BCL-2家族中重要成員之一,其在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多種惡性腫瘤中表達較高,從而導致藥物抵抗。但因MCL1的分子結構特殊,針對它的特異性抑制劑很少。目前僅有的一種抑制劑只在血液系統中有效,對于卵巢癌等實體瘤的抑制作用不明顯。因此,研究人員想要找到它的上游分子,通過對上游分子的調控實現對MCL1的抑制。
泛素化和去泛素化都是蛋白的修飾類型,分別會促進和抑制蛋白降解的過程。因為它們能調控許多重要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達,因此是近年來腫瘤研究的熱點。劉芝華課題組對泛素化及去泛素化酶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他們希望找到能夠調控MCL1的去泛素化酶。研究人員利用文庫篩選的方法,在人胚胎腎細胞中探究66個去泛素化酶對MCL1的調控作用。最終發現,DUB3能夠顯著上調MCL1蛋白水平,是穩定MCL1的最主要的去泛素酶。在9株卵巢癌細胞系中,DUB3與MCL1的表達水平也有顯著的相關性。
為了驗證結果,他們分別進行了體外實驗和動物水平實驗,結果表明通過RNA干擾技術敲降DUB3可導致卵巢癌細胞發生凋亡、增殖減慢,這種作用能夠被MCL1的恢復試驗逆轉。穩定過表達DUB3可以顯著促進卵巢癌細胞的存活及藥物抵抗。
研究人員在分別實驗了30多種目前已被臨床證明有效的抑制劑對DUB3的調控作用后,他們發現,Patrin-2對DUB3的高表達有抑制作用。而Patrin-2已被證實是甲基轉移酶MGMT的抑制劑。MGMT有沒有可能與DUB3相關呢?研究人員發現,過表達MGMT能夠顯著提高DUB3的mRNA水平,同時經過9株卵巢癌細胞系實驗驗證,也發現MGMT的蛋白水平和DUB3的mRNA水平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這說明MGMT轉錄激活DUB3。
因此,調控軸就可以串起來了。Patrin-2對MGMT有抑制作用,MGMT可轉錄激活DUB3,而DUB3又與MCL1正相關,起著穩定MCL1的作用,MCL1是抗凋亡的重要蛋白,影響著卵巢癌耐藥性。只不過,Patrin-2也有其局限,它只在DUB3高表達的細胞中作用明顯,DUB3就像小偷,沒有小偷的時候,警察Patrin-2也不發揮作用。如果小偷猖獗,警察自然也要全力應戰。
實驗中,研究人員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發現。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抑制劑庫中的HDAC家族抑制劑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但在此通路外,研究人員發現它也會間接導致化療耐藥的基因DUB3表達升高,這像是個“副作用”。如果把Patrin-2和HDAC抑制劑聯用,就等于利用了HDAC抑制劑的這種‘副作用’,使小偷的數量增多,這樣警察Patrin-2的工作積極性也會變高。這就能夠解決因卵巢癌患者的個體差異導致DUB3低表達時,Patrin-2照樣起到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的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MGMT /DUB3/MCL1調控軸在卵巢癌耐藥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聯合使用Patrin-2和HDAC抑制劑可以有效的克服卵巢癌的耐藥問題,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具有潛在應用前景。這項研究發現了已知的小分子藥物干預蛋白質泛素化修飾可以克服卵巢癌耐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