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泰克和羅氏共同研發的PD-L1單抗Tecentriq(atezolizumab,阿特珠單抗)對于恢復既往治療過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抗癌免疫、提高患者的總體存活率有著不錯的表現,該藥物聯合化療可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療法,這一聯合療法也在臨床上表現出了不錯的效益。
一項開放性3期試驗在八個國家的的131中心開展,主要目的在于評估atezolizumab聯合化療作為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試驗入組的均為年滿18歲的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的IV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他們都是ECOG表現狀態0或1,而且均為既往未進行過針對IV期病程的化療。這些受試者被隨機(1:2)分至聯合組(atezolizuma,1200mg 3次/周+化療[卡鉑+紫杉醇])或化療組,21天一療程,連續4-6個療程。主要評估指標是野生型(EGFR野生型和ALK野生型)意向治療人群的無進展存活期和總體存活率。
在724位患者中,有723位被納入意向治療人群(1位患者在隨機分組前死亡而被排除)。他們被隨機分至聯合組(意向治療人群 483人、意向治療野生型人群 451人)或化療組(240人、228人)。兩組意向治療野生型人群的中位隨訪時間相近(聯合組:18.5個月[IQR 15.2-23.6],化療組 19.2個月[15.4-23.0])。在意向治療野生型人群中,聯合組的中位總體存活率明顯高于化療組(18.6個月[95% CI 16.0–21.2] vs 13.9個月[12.0-18.7];風險比[HR] 0.79[95% CI 0.64-0.98],p=0.033),中位無進展存活期也明顯長與化療組(7.0個月[95% CI 6.2–7.3] vs 5.5個月[4.4-5.9];HR 0.64 [95% CI 0.54–0.77]; p<0·0001] )。最常見的3級及以上的治療相關的副反應是中性粒細胞減少(聯合組 152例[32%] vs 化療組 65例[28%])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57[12% vs 19 [8%])。聯合組和化療組分別報道了112例(24%)和30例(13%)需治療相關的嚴重副反應。聯合組和化療組分別有8例(2%)和1例(<1%)治療相關的死亡。
以上的研究說明,Tecentriq聯合化療作為一線療法用于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能夠顯著提高這類患者的總體存活率,且延長其總體無進展存活期,這一聯合療法有著顯著的臨床意義。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