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是腫瘤發生、生長和轉移的必經過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細胞內刺激血管生成的信號蛋白,具備促進血管新生和再生的功能。當VEGF表達增加則往往意味著預后不佳,VEGF受體拮抗劑通常可以靶向包括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多個腫瘤適應癥。今天,我們來聊聊抗血管生成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的那些事。
抗血管生成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包括生物單抗和小分子藥物。目前,全球批準上市的抗VEGF/VEGFR的大分子藥物共有五種,包括三種單克隆抗體:貝伐珠單抗、雷莫蘆單抗、雷珠單抗,以及兩種融合蛋白: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分別中國上市,美國正在III期試驗)。
VEGF/VEGFR靶點主要作用機制是血管生成信號通路。VEGF通過與細胞膜表面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又稱酪氨酸激酶受體)結合,通過一系列信號通路傳導產生生物學效應最終導致血管生成。VEGF家族主要包括5種: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
VEGF(VEGFR)靶點抗體通過特異性結合VEGF(VEGFR),從而抑制下游信號通路,實現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
VEGF/VEGFR靶點有哪些代表藥物?Bevacizumab是第一個針對VEGF靶點的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具備高親和力且特異性地結合 VEGF,達到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的作用。2004年,該藥物獲得FDA批準上市,用于轉移性結腸癌治療。
目前,FDA批準的針對VEGF/VEGFR單抗或融合蛋白有貝伐珠單抗、雷珠單抗、阿柏西普、雷莫蘆單抗。雷珠單抗是一種抗VEGF單克隆抗體片段,它由基因泰克公司宣布2006年通過FDA批準上市,用于視網膜黃斑變性治療。除了單抗藥物,已經上市的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多個品種都可作用于VEGFR的小分子藥物,而且對其他酪氨酸激酶也有抑制作用。
(責任編輯:admin)
聯系祺昌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