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耳已向 FDA 提交補充新藥申請 (sNDA),以批準 Darolutamide (Nubeqa) 加多西他賽用于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mHSPC) 患者。
sNDA 基于 3 期 ARASENS 試驗的結果,該試驗發現,與多西他賽加 ADT 相比,在多西他賽和雄激素剝奪治療 (ADT) 中加入 darolutamide 可降低 32.5% 的死亡風險(HR,0.68;95% CI,0.57-0.80;P<001)。調查組的 4 年總生存率 (OS) 為 62.7%(95% CI,58.7%-66.7%),而對照組為 50.4%(95% CI,46.3%-54.6%)。
一項國際、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ARASENS 試驗納入年齡在 18 歲或以上、ECOG 體能狀態為 0 或 1 且符合 ADT 和多西紫杉醇治療條件的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前列腺癌患者。該試驗排除了僅存在區域淋巴結受累或在隨機分組前 12 周以上接受 ADT 的患者。其他排除對象包括在隨機分組前接受雄激素受體通路抑制劑、化療或免疫治療的患者,或在隨機分組前 2 周內接受放療的患者。
所有參與者在隨機分組前 12 周內接受了 ADT 或睪丸切除術。患者在每個 21 天周期的第 1 天以 75 mg/m 2的劑量接受 6 個周期的多西他賽,并且根據研究研究者的判斷,在隨機分組前 6 周內開始給予潑尼松或潑尼松龍。研究人員以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 1306 名研究參與者,分別接受每日兩次 600 mg(n = 651)或匹配的安慰劑(n = 655)的 darolutamide。治療一直持續到疾病進展、抗腫瘤治療改變、無法耐受的毒性、患者或醫生的決定、死亡或不依從。
試驗的主要終點是 OS,關鍵的次要終點包括到去勢抵抗性疾病的時間、到疼痛進展的時間、有癥狀的無骨骼事件生存期 (EFS)、到第一次有癥狀的骨骼事件的時間、到開始治療的時間隨后的全身性抗腫瘤治療、疾病相關身體癥狀惡化的時間、連續 7 天或更長時間開始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時間以及安全性。
在完整分析集中的 1305 名患者中,651 名被置于研究隊列中,654 名被置于對照組中,兩組的人口統計學和基線特征平衡。
兩組研究參與者的中位年齡為 67 歲。大多數患者的 ECOG 體能狀態為 0 (71%),Gleason 評分為 8 或更高 (78.2%)。此外,79.5% 的患者有骨轉移,17.5% 的患者有內臟轉移。大約 86% 的患者在診斷時患有轉移性疾病。
發表在《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的試驗的其他數據表明,與安慰劑相比,darolutamide 改善了去勢抵抗性疾病的發展時間(HR,0.36;95% CI,0.30-0.42; P < .001),時間至疼痛進展(HR,0.79;95% CI,0.66-0.95; P = .01),有癥狀的骨骼 EFS(HR,0.61;95% CI,0.52-0.72; P < .001),至第一次有癥狀的骨骼的時間事件(HR,0.71;95% CI,0.54-0.94; P = .02),以及開始后續全身性抗腫瘤治療的時間(HR,0.39;95% CI,0.33-0.46; P < .001)。
研究隊列中 99.5% 的患者報告了任何級別的不良反應 (AE),而對照組為 98.9%。70.2% 和 67.5% 的患者分別報告了 3 級或更高級別的 AE。此外,44.8% 的 darolutamide 患者和安慰劑組 42.3% 的患者報告了嚴重的 AE。在 darolutamide 隊列中選擇感興趣的 3 級或 4 級毒性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33.7%)、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7.8%)、高血壓 (6.4%)、貧血 (4.8%)、肺炎 (3.2%)、高血糖癥 (2.8%)、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2.8%),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2.6%),體重增加(2.1%)。研究組 13.5% 的患者報告了導致 darolutamide 或安慰劑永久停藥的毒性,而安慰劑組為 10.6%。此外,darolutamide 組中 8.0% 的患者和安慰劑隊列中 10.3% 的患者由于毒性永久停用多西他賽。
24小時服務熱線:(086)150 1799 1962 / (086)189 2841 1962